- ·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版面[04/29]
- · 《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》[04/29]
- · 《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》[04/29]
- · 《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》[04/29]
聚焦成都法院司法体制机制综合配套改革⑥|“智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据悉,到2025 年底,成都法院将全面建成支持智慧服务、智慧审判、智慧执行、智慧管理的成都法院信息化4.0 版,为“智慧蓉城”建设提供有力司法服务保障。 5G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、
据悉,到2025 年底,成都法院将全面建成支持智慧服务、智慧审判、智慧执行、智慧管理的成都法院信息化4.0 版,为“智慧蓉城”建设提供有力司法服务保障。
5G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、OCR识别、大数据......这些“洋盘”的信息技术如今已广泛应用于审判执行工作,为全面提升法院办公、办案效率带来前所未有的创新与变革。
成都法院还全面升级了司法公开网,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展示全市23家法院各类司法信息。成都法院司法公开透明度指数连续8年稳居全国前列,实现了司法公正可视化呈现。
今天,记者带你在成都法院走走,领略一下处处是信息化充分应用的各处场景。
围绕建设法治成都、数字孪生城市要求,对标司法科技的未来新场景,成都中院不断探索新技术在司法审判中的应用,深化司法数据参与社会治理的智慧保障。
同时还广泛应用OCR识别技术,通过高精度图像处理,将纸质材料转化为结构化信息,推行电子卷宗随案生成,实现“程序自动+人工修正”卷宗编目,借力无纸化办公提速案件办理。
2021年,全市法院在线立案件,同比上升39.84%;在线庭审案件件,同比上升61.21%;电子送达共次,电子送达成功率79.45%,同比上升18.40个百分点。
“融合法院” “智慧蓉城”的司法数据大脑
法官办公办案更高效、当事人参加诉讼更便捷,“智慧法院·成都模式”的样本也越来越清晰。
成都中院还率先研发并上线“蓉易诉”电子诉讼平台,实现全业务网上办理。该平台自运行以来,累计注册用户达到27390人,累计适用在线诉讼案件306676件。
“网络法院” 司法服务全程在线办理
针对办案过程中当事人难找、送达周期过长等问题,法院专门开发了电子送达系统,法官“一键点击”即可通过短信等方式向当事人精准送达开庭传票、起诉状副本等材料。今年1-5月累计发起电子送达30万件次,实现“纸质传递”转化为“电子秒传”。
为提高办案效率,成都法院重塑了文书无纸化流程,嵌入了36种常用公文、1172种法律文书的标准模板。当事人提交的证据、诉状等纸质材料进入法院时,由窗口部门扫描成电子文档录入系统,系统智能编目、同步生成电子卷宗,立案、案件分配到法官、法官阅卷、法官助理上传资料、送达、开庭、撰写判决,都在该系统进行,传统纸质卷宗多次流转办案的方式转化为全流程无纸化办案,节约了资源的同时提高了效率。
关于“5G生活”,在成都法院早就能够体验!2020年5月,一起保证合同纠纷首次在成都“5G智慧参审室”在线审理。与以往远程互联网庭审不同的是,诉讼代理人既不在法庭也不在家或者公共场所,而是通过身份认证,就近在律师事务所的“5G智慧参审室”参加在线庭审活动。
选择给法院打电话的群众如今能享受到“人工+智能”智慧接听“双保障”,今年1-5月份,成都法院累计在线提供咨询服务129629件次,各类诉求办结率99.95%。
疫情之下,当人们身处异地没法赶来开庭,或者觉得不方便专门到法院诉讼的时候,只需就近预约成都法院5G庭审“直播间”就可以便捷地参与线上诉讼,减少了在途时间等诉讼成本。
目前,成都中院在全市法院配套建立互联网法庭206所,并将闲置的法律服务场所、设施设备等要素资源充分整合,在部分律师事务所试点建成“5G智慧参审室”并开放线上预约使用。
此外,成都中院建立司法智库大数据中心,将海量的司法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参考信息,形成针对性法律建议。
“智能法院” 办公办案便捷高效
站在使用者视角,法院一并开发了在线调解、在线立案、网上缴费、网上庭审、电子送达、远程阅卷等20余项功能,实现一个平台贯穿一审、二审和执行等16个办案环节,真正达到程序性“减负”。
随着案件数量不断增多,“案多人少”矛盾愈加突出,在人手有限的情况下,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,减轻法官办案办公负担,让案件的质量更有保证?
近年来,成都法院试点应用区块链技术防止篡改、事中留痕、事后审计、安全防护等特点,开发上线司法区块链平台,当事人通过互联网登录即可对证据和行为进行存证、认证,目前已完成1840条证据数据上链,有效解决电子证据存证固证难题。
今年1-3月累计向党委政府、行业组织等定向发送相关建议43份,充分发挥司法审判的社会“晴雨表”作用。
文章来源:《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》 网址: http://www.mssbyrgznqks.cn/zonghexinwen/2022/0621/823.html
上一篇:2022年杭州首批重点建设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公布
下一篇:商汤科技CVPR 2022再创佳绩 用技术创新直击行业痛